专业成长

培训心得丨张倩:做善思、会研、能写的研究型教师

发布时间:2021-11-30   浏览次数:0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提升,对教师的理论素养、个人素质及教育教学观念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科研兴师、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早已成为共识,一支高素质、能研究、会创新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更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为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速度,促进教师成为一个主动学习者、研究者,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学校特邀石家庄市教科所宋辉所长为全体教师做专题讲座——《帮助教师成为研究者》。宋老师从为什么要进行教育科研、什么是基础教育科研以及课题研究的过程等各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发了我对于科研与教学关系的深入思考。

科研不是高高在上的空洞理论,而是教师教学研究的记录和总结,是与同行交流的一种方式,也是衡量教学能力的一个标识。因此一篇好的论文,课堂实践是它的地基与砖瓦,教育理论是它的提炼与升华。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研读各类教材,在教法改进和不断地教材钻研中获得撰写教研论文的灵感。我们可以把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切入点,教材、教法、学生错误、甚至课堂失败例子都可以是我们灵感的来源。和学生思维的碰撞、学生学法的指导、教师的课堂评价等也是不乏值得深入思考的内容。当然,教师的成长不单单是教学经验的积累,解题研讨、评价反馈、理论学习、跨学科借鉴等都可以成为我们选题立意的来源。有了选题、立意,便可谋篇布局、拟定提纲、撰写初稿。在撰写初稿时,可以从自己最熟悉的部分写起,内容要做到分段合成、连贯统一、有理有据、深入浅出、反思琢磨,最终修改定稿。

创新是教师做科研突出的价值和意义所在,要广泛收集资料,寻找新内容、新角度,能够反映时代特点。同时查阅已有的研究解决了哪些问题,还存在哪些不足,怎样加以改进。在此基础上,确定该课题的着眼点,避免课题的盲目性。同样,课题研究的方法也需要创新,不仅要了解各种研究方法,还要学会综合运用。

新的教育形势决定了教师必须不断汲取新的理念、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充实自己,只有做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才能及时接纳教育的新动态和新成果,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的课堂,不仅是教学的阵地,也是研究的阵地。在未来,我们的课堂研究,应当更精细,更科学,更高效。与教研相结合的课堂,才是一个科学的课堂,活力的课堂,有生命力的课堂。我们将一起在行动中摄取、在反思中凝练、在学习中提升,用独到的见解、鲜活的事例做好科研。

在未来的发展中,靠科研推动教育教学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和推动学校发展的关键力量,我们要努力成为一个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学习型、研究型教师。

(作 者:张倩)